了不起的我需要自我训练

Yifan 2020-12-15

陈海贤的《了不起的我》是以他在“得到”平台上规划的一门以自我发展为主题的心理学课程为基础的一本心理学书籍。该书通过五个章节循序渐进地讨论了自我发展的几个不同的面向,分别可以总结为新经验,新思维,新关系和新阶段(p.237)。作者将心理学知识,自身的咨询案例和建议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以一短文一个信息点的形式,在降低阅读门槛的同时保证了书本内容的质量。读者的阅读体验不仅相对轻松,且没有鸡汤感,而是可以比较快的结合自己实际的生活情况进行反思。以下是我的个人反思。

我着重阅读了第一、二、三章的内容。第一章讨论新经验,即使改变成功并且持续的新经验。这里的新经验类似于“培养习惯”方法中所建议的强化一个新习惯之后所带来的积极的变化。改变意味着接触新现实,发展新实践,那么也意味着获得新经验。人首先需要对新经验的创造产生觉察和认识,并且根据新经验调整自己的预期,并且通过新经验来反思自己的旧经验,从而认可改变的意义。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会在新经验产生的那个较短的时间段内意识到新经验所带来的好处和快乐,比如说运动结束后(尤其是在运动数据上有突破的时候),在图书馆高效率工作后等等,在那一天或者那几个小时会满足,这个满足可能潜移默化地产生长至一周的激励效果。对于养成习惯和自我发展来说,这显然是不足的。没有人为地强化改变带来的新经验的好处,就使其很容易被旧有经验中包含这惰性和生活惯性的那种“好处”所覆盖了。读后,我将尝试人为地强调和暗示新经验的好处。以体育运动为例,写训练日记来强调自己跑步前后的变化,尤其是好的变化;以人际交往为例,在日记中记录自己改变一种人际交往情境下的应对方法后的心理感受等等。书中还有一点也很有启发性,就是到底是什么做了改变?内容还是应对方式?以最近看的一篇神经科学相关的短文为例 。文章是关于接纳承诺疗法,即如果痛苦作为“内容”无法被改变,那么就接纳痛苦并且赋予意义,即“将目标从极力减少痛苦重定向到一个更受价值驱动的目标“。这是改变应对方法的一则例子。

第二章讨论新思维,先讨论了成长型思维和防御型思维的差异,后剖析两者的典型心理状态。比如说,防御型思维建立在一种畸形的绝对化思维上,这类思维倾向于将伤害抽象化,永久化,普遍化并且人格化,最终导致习得性无助;而成长型思维建立在创造的思维结构上,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并且思考和做“可控”的事情。成长的空间来源于对局部知识的认识,即认识自己知识的局限并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一方面,人可以警惕自己通过类别,刻板印象和固有知识框架来认识他者;另一方面,承认所不知允许我们的思维和语言包容变化。在这方面我的反思主要是关于我对生活中长期以来消极的事情的看法,我到底是看待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和我的关系的等等。这些看法多少都体现出了一种将伤害普遍化和人格化的倾向。承认局部知识是一个比较老生常谈的点,但我的确相信如果可以做到无论别人承不承认局部知识,自己都能够承认知识的局限并且拥抱这种局限带来的灵活度和谦卑,那么这样的人的确是会活得更加洒脱和舒适。新思维需要一种反省的习惯。

第三章是新关系,其基本假设是关系就是自我。自我在不同的关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但是关系中常常缺乏角色共识,自认为扮演的角色和自认为他人在扮演的角色常常是一家之言。一方面来说,角色共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因为着关系中的你我可以对彼此有一个合理的期待,有一个保持边界感的基础,这自然会使关系中的交流和共处变得更加和谐;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达成全面的角色共识是极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甚至为了达到一定程度的角色共识就必须要接受“放弃期待”之类的心理挑战。以亲密关系为例,作者认为新关系是明确“你”“我”来建立关系中的边界感,新关系中不怀有“理所应当”的应该思维,也不认为关系可以“被拥有”。虽然我自己非常认同这样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样的认识的状况里,还是不免遇到了许多感情上和实践上的困难。更不用说很多被东亚传统观念和人际关系所规训人来讲,正确地应用这些想法怕是充满挑战。新关系的部分可能是这么多年来或主动或被动思考的最多的,读起来的感觉好像作者是一个聊得来的朋友,更平淡地说出了我纠结多年才想出来的话。我能做的以及我应该继续提醒我自己的,就是于人留一个最基本的期待,保持角色的纯粹,建立边界感然后放弃期待。有的时候我会用第三视角来看待自己的关系,把自己的关系当作一个茶余饭后听来的故事来想。这种视角很神奇,能够让我骤然想开很多事情,尤其是帮助我建立或者接受一些边界感,或者说变得“自私”一些。比方说,当我被他人的性格中的不足所影响的时候,我应该避开这个影响,否则我会毫无合理性地被他人的不足所塑造,而这种塑造最后带来的结果还是要我自己负责。因此,虽然有的时候孝心或者亲密关系的束缚会增加我避开的难度,但是避开是最重要的事情。

心智和身体一样都需要训练,好的心理学书籍跟一个好的教练一样能让你练“对“一点。不过,心智和肌肉又不同,前者的训练几乎人人都需要,但又人人都躲闪的事。心智永远都在路上,都在应对某种情况,而其中的快乐,痛苦,失望,感伤,焦虑和忧郁等等又常常来去得如此不明晰。虽然这样的时刻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但它们又并没有建立其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理解。看完这本书之后的一次试图讨论失败,让我再次认识到了这件事情。不过我想心理训练就是这么私人的一件事情,记录新经验也好,反思消极想法也好,划定边界感也好,我们不应该别人没有做自己就不做。首先是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是贡献一个健康人际关系的前提。